夢裡老家(二期)動員村民參與 共同打造「變廢為寶大通道」

項目簡介:河南省登封市周山村的夢裡老家(二期)是我們的社區參與式環保建築示範項目,旨在支持「在地計劃」設計團隊、河南社區教育研究中心(註1) 、古學斌老師(註2)和村民協同合作,改善村內建築和設施,同時也為社區賦能,將周山村發展成「鄉村建設」研究基地。

今年初因新冠疫情短暫停工後,夢裡老家(二期)工程從4月起復工。在合作團隊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項目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新突破。

秉持廢料再利用的項目初衷,施工隊領工者弋榮亮建議拆除舊擋土牆,用廢料打造一面「生態牆」。該建議得到了各團隊和村民的積極響應,掀起了村內收集建築垃圾和生活廢品的熱潮。

經過各方不懈努力,一條以生態牆為主體的「變廢為寶大通道」在6月竣工,這裡不僅是村民引以為豪的村內新地標,還成為推廣生態教育的新範例。 6月22日,村內的常青互助會帶領河北省涉縣王金莊村民進行了參觀,弋榮亮更擔任解說員,為來訪者介紹了「變廢為寶」的過程,收穫了廣泛好評。

亮點一:夢裡老家生態牆

設計團隊、河南社區教育研究中心和施工隊利用村民前期收集的磚、瓦等建築廢料和輪胎、鍋碗瓢盆等生活廢品,充分發揮村民創意,共同築成了這面生態牆。值得一提的是,「夢裡老家生態牆」七個字由許多啤酒瓶組成,每個瓶底都標註了為夢裡老家做出貢獻的人名,成為了激勵人心的「功德碑」。
舊擋土牆
和村民商討施工細節
村民參與建造生態牆
建成後的生態牆全景
亮點二:生態地圖牆

為了展示村民收集的廢料種類、地點和距離,設計團隊提議將另一面擋土牆改造為「地圖牆」。這面牆由碎石、玉石邊腳料及生活廢料壘砌而成,不僅展示了「廢料來源示意圖」,還有河南社區教育研究中心組織施工隊、村幹部和各協會共同留下的寄語:向前走,見證「變廢為寶」的奇蹟……
生態地圖牆全景
亮點三:天然裂姜石牆

這面石牆位於夢裡老家入口處,採用村民上山收集的自然建材——裂姜石(註3)和黃土,完全使用傳統建造方法壘建而成,呈現了自然、純樸的牆體風貌。
村民撿拾的裂姜石
建成後的裂姜石牆
亮點四:用廢料裝飾的坡道

這條坡道傾注了設計團隊的巧思妙想,每一段路分別由舊磚瓦、輪胎、酒瓶、水泥板、青石板等材料建成。在建造過程中,施工師傅充分發揮想像力,完成了許多創意之作。比如,坡道兩旁的預製板中放置了栽種綠植的廢棄飲料瓶,現已漸漸發出了嫩芽。
由舊磚瓦、輪胎、酒瓶等廢料裝飾的坡道
栽種綠植的廢棄飲料瓶
更多項目詳情,請關注夢裡老家(二期)工程。
註1:河南社區教育研究中心在周山村深耕17年,從性別視角切入,以開展社區教育、推動社區組織為主要方法,致力於村內的文化建設和「人的建設」。

註2:古學斌是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,在周山村開展「團結經濟」等農村社會工作。

註3:黃土中的一種鈣質結核,形狀似姜,學名「姜石」,村民稱其為「裂姜石」,常被用來壘砌地堰。

題圖:「變廢為寶大通道」全景

內容來源:河南社區教育研究中心